設為首頁 登錄 注冊
首頁 中人社區 中人博客
中人網 > 中人社區 > 華恒智信咨詢的空間 > 博客
華恒智信:警惕培訓中的瓶頸
2021-10-13 17:09:09 | 培訓 , 瓶頸

瓶頸一般是指在整體中的關鍵限制因素,而培訓的瓶頸指代的是培訓中遇到的誤區和平臺區。瓶頸這個階段是一個關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也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頸處。

 

雖然很多企業重視人員工培訓,但是企業在重視員工培訓的同時,也走入了某些誤區,致使企業花大錢組織培訓,而培訓的效果卻因某些誤區的存在而事倍功半。

 

華恒智信認為,企業高層的管理者以及培訓相關人士務必警惕這些誤區,改變觀念,進行系統思考,才能夠真正提高培訓的效用。

 

常見的培訓瓶頸如下:

 

瓶頸之一:培訓定位模糊。

 

對培訓定位不清,致使培訓與企業長期發展脫節,培訓并沒有真正為企業的經營戰略做出貢獻。培訓的首要目的應該是滿足企業長期發展的需要。

 

然而大多管理者對培訓認識不清,認為培訓就是組織理論學習和政治思想教育或者是某些技能的學習,無需與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聯系起來。

 

企業領導沒有將培訓放在戰略的高度來考慮,在經費緊張時首先削減培訓經費。與此相應,員工也就認為培訓就是離開工作短期休息,培訓沒有與企業發展目標相聯。

 

瓶頸之二:培訓主體錯位。

 

培訓只是培訓部的事,高層不重視,中層不支持,基層不理解,培訓部角色尷尬。

 

企業高層常有這樣的認識:“企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主要是因為員工素質不高,員工是人力資源部招聘的,培訓部是負責培訓的,員工素質不行是培訓部培訓得不好,所以這些問題不是我們管理人員的責任”。培

 

訓部就好比一個“孤獨的漫步者”,這就是培訓部尷尬的角色。

 

瓶頸之三:培訓對象錯位。

 

許多企業盡管重視員工培訓,卻只是關注中基層員工的培訓,忽視對高管層的培訓。只對中基層員工培訓,忽視對高層培訓,或者籠統培訓管理層,員工的素質愈來愈高,而管理者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

 

瓶頸之四:激勵配套缺位。

 

輕視培訓后期監督和人才提拔,造成人才流失,人才流動下的憤怒與恐懼導致企業領導傷心之余不再做培訓。有些企業很重視培訓,并且為員工提供眾多的培訓機會,但卻忽視培訓的后期監督和人才提拔,讓員工感覺學而無用。

 

人才的高流動率使高層面臨這樣一種困境: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培訓上,培養了需要的人員,但卻留不住人才,最后為別人做“嫁衣”。辛辛苦苦培養的員工說走就走了,本來還很穩定的員工在培訓后反倒跳槽了。

 

這些現象使得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心有余悸,害怕“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樣一來,即使認識到培訓的特殊意義也會減少對培訓工作的投入。

 

瓶頸之五:培訓供求錯位。

 

培訓沒有建立在科學的需求分析上,培訓沒有針對性,培訓項目設置不合理,導致培訓效果事倍功半。企業對員工的培訓需求缺乏科學、細致的分析,使得培訓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同時也就沒有針對性。

 

總之,許多企業沒有將本企業發展目標、崗位技能要求和員工的生涯設計相結合來設計培訓。培訓前不進行細致深入的需求分析,對課程及設施不進行合理的設計,導致培訓需求不明確,讓培訓變成一種盲目的救火式、應急式、毫無規矩、偶然的、隨意性的工作。

 

瓶頸之六:培訓監督缺位。

 

許多企業重視培訓的前期準備、策劃和選擇過程,而當進入實施階段時,卻忽視了對培訓的監督和溝通。

 

培訓實施需要必要的監督,以便實時掌控學員的學習信息,同時可以使培訓項目在不斷反饋過程中得以改善。而實際情況是,培訓一旦開始后就很少有人過問,直到結束時才進行簡單的考試。

 

通常的學員都是被動的學習,沒有主動地參加到培訓中去,培訓中缺乏溝通。同樣的培訓課程,有的學員學習效果很好、獲益匪淺,而有的學員卻所學甚少,就是因為溝通存在問題。培訓過程中缺少監督和溝通造成事倍功半。

 

瓶頸之七:培訓方法不當。

 

在培訓方法上,企業大多運用傳統的模式授課,“培訓師講,學員聽”,從而產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員工失去對培訓的興趣。

 

許多培訓師根本沒分清培訓與教育的界限,培訓應是以學習和掌握知識和技能為中心,而關鍵在于改變學員的技能。

 

我們還需要研究能夠切實改變學員技能的培訓方式和手段,國外探索出的討論式、學習式、講演式、游戲式、案例分析、模塊培訓等方法值得企業借鑒。

 

那么培訓瓶頸該如何拓展突破呢?木桶原理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并且,每塊木板必須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

 

瓶頸拓展之一:培訓內容個性化。

 

若把企業的某個部門或某一崗位比作一個木桶,那么這個部門或崗位上的每位員工就是組成這一木桶的每一塊木板。并且每個員工的能力、素質、知識、技能等都是參差不齊,而模式化、統一化和標準化的培訓,只能滿足一部分員工的需求,但是大部分的員工培訓卻沒有滿足。

 

由于每一位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特長客觀上是參差不齊的,所以組成這一木桶的木板是長短不一的,其中必有一塊是最長的。因此,企業培訓需要制定個性化的培訓內容,從而以較低的成本提升員工素質。

 

瓶頸拓展之二:內部強者模范化。

 

由于每一位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特長客觀上是參差不齊的,所以組成這一木桶的木板是長短不一的,其中必有一塊是最長的。我們完全可以設法讓所有短木板向最長的那一塊木板看齊,從而有效地避免木桶原理的負作用,增大木桶的容量。

 

很多企業一提到員工培訓,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從外部尋求培訓資源,而不是從內部開發培訓資源。

 

實際上,企業的每個部門或崗位上必有一個工作能力最強的能人,作為最強者的這些能人必有其獨特的、成功的工作經驗和技巧。企業應注意對這些能人的成功經驗進行挖掘、整理、完善和提升,使之標準化、制度化和手冊化,成為非常切合其所在部門和崗位實際的寶貴的培訓資源。

 

然后,通過對員工進行嚴格的崗位培訓,把已標準化、制度化和手冊化的培訓內容有效地傳遞給每一位員工,讓每個在崗的員工都按照制度和手冊所規定的方法和標準進行工作,從而使個別能人的智慧和能力迅速地轉化成為該部門或崗位全體員工統一的、一致的行為。

 

瓶頸拓展之三:培訓內容豐富化。

 

大多數企業的員工培訓特別講究實效和收益,強調針對性和實用性,培訓的目的主要是使員工適應其當前崗位工作的需要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內容主要是針對某項具體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例如生產線上的工人的技術培訓?!?/p>

 

如果將每一位員工比作一個木桶,那么組成這個木桶的那些木板就是該員工所掌握的各項知識和技能,而該木桶的最大容量就是該員工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對于某個具體的員工來說,單純的崗位培訓對于提高該員工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是遠遠不夠的。

 

另外,現代社會是協作性社會,以合作求競爭才能達到利益的最大化。這不僅要求員工掌握崗位知識和技能,還要求員工掌握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沖突處理能力等諸多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員工才能在現代企業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所以,員工培訓的內容應從狹隘的崗位培訓轉向豐富多彩的全方位培訓。例如,現在國外比較提倡并盛行自我提高性培訓,其學習內容不一定同目前的崗位工作相一致而是著眼于長遠發展。這種自主性選擇的業余學習同樣得到了企業的支持和指導。

 

瓶頸拓展之四:人文素養固桶底。

 

若把每一位員工比作一個木桶,那么組成這個木桶的那些木板就是該員工所掌握的各項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木桶底則是該員工的人文素養。如果桶底不是堅固無缺的,那么當木桶的容量隨著木板的加長而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桶底便開始泄露,嚴重的情況下桶底會開裂甚至會脫落而令木桶整個崩潰。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力資源優勢正在替代傳統的物質資源優勢,“以人為本”已逐漸成為企業的共識,人文因素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整體競爭力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企業員工,特別是企業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越來越需要具備必要的人文素養。

 

瓶頸拓展之五:配套機制箍桶身。

 

作為管理者,一方面要分析員工跳槽的原因,一方面要不斷改變自己的認識,因為許多時候就是因為管理者的失誤才造成員工的離職!管理者多從自身尋找原因,并切實改善,相信會減少員工的流失。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培訓并不是造成員工流失的原因。

 

 華恒智信原創,歡迎大家轉載,但請注明華恒智信原創及來源,否則視為侵權?。。。g迎致電010-84641991了解更多內容)